全基因组甲基化
	 
	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(Whole 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,WGBS)是将重亚硫酸盐(Bisulfite)处理方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相结合,对有参考基因组信息的物种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甲基化水平检测。WGBS可以精确到单碱基分辨率,精确分析每一个C碱基的甲基化状态,可以达到全基因组覆盖, 是研究甲基化水平的“金标准”。WGBS满足全基因组甲基化图谱、疾病关联分析、基因调控分析、疾病的甲基化标志物筛选等探索性课题研究。
	 
	生物信息学分析内容
	
	 
	
	
	  
	简化甲基化测序RRBS
	 
	简化甲基化测序(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,RRBS)通过酶切富集启动子及 CpG 岛区域,并进行 Bisulfite 测序,同时 实现 DNA 甲基化状态检测的高分辨率和测序数据的高利用率。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甲基化研究方法,简化甲基化测序在大规模 临床样本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	
	
	 
	MeRIP-seq
	 
	在转录后修饰中,N6-甲基腺嘌呤(N6-methyladenosine, m6A)是mRNA和lncRNAs上最为普遍的修饰之一。目前发现microRNA,circRNA, rRNA, tRNA和snoRNA上都有m6A修饰。m6A修饰主要发生在RRACH序列中的腺嘌呤上,其功能主要由Writer、Eraser和Reader决定。Writer即甲基转移酶,目前已知这个复合物的成分有METTL3,METTL14, METTL16, WTAP和KIAA1429等。而ALKBH5和FTO作为去甲基酶(Eraser)可逆转甲基化。目前发现m6A结合蛋白(Reader)有YTH结构域蛋白(YTHDF1, YTHDF2,YTHDF3,YTHDC1和YTHDC2)和核不均一蛋白HNRNP家族(HNRNPA2B1和 HNRNPC)。
	
	MeRIP-seq则是研究m6A修饰强有力的技术之一。MeRIP-seq是将MeDIP、RIP及RNA-seq技术结合起来,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RNA甲基化。利用特异性的RNA甲基化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反应,将获得的甲基化修饰片段进行测序,同时,设计Input对照样本消除背景。
	
	技术优势
	
	携手RNA甲基化研究国际知名团队,深度优化实验与分析流程;
	提炼数十篇顶级RNA甲基化文章思路,量身定制前沿实验方案;
	提供多组学整合分析与功能验证一站式服务,大幅缩短实验周期;
	一流的数据挖掘团队+丰富的论文审稿经验,加速科研成果发表。 
	 
	样本起始量与送样建议
	
	
		
			
				| 样本类型 | 起始量 | 
			
				| 细胞 | >5x106 | 
			
				| 动物组织 | >100 mg | 
			
				| 植物 | >5 g | 
		
	
 
	 
	注意事项:详细样本准备指南,请联系在线客服。
	
	
		分析内容
	
		
		1. 测序序列统计与质控
		2. 参考基因组比对:参考基因组比对Reads统计、参考基因组比对区域分布、测序数据比对分布
		3. 全基因组Peak扫描:Peak calling、Peak注释
		4. 差异Peak分析:差异Peak信息统计、差异Peak基因GO富集分析、差异Peak基因KEGG富集性分析
		5. Motif分析
		 
	
		案例展示
	
		
		客户案例1:m6A调控miRNA初级体识别加工
		
		论文标题:N6-methyl-adenosine (m6A) marks primary microRNAs for processing
		刊登日期:2015年03月
		发表杂志:Nature
		影响因子:40.1
		研究机构:美国洛克菲勒大学
		
		在miRNA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在微处理蛋白复合物的帮助下对初级microRNA(pri-miRNA)进行加工。微处理蛋白复合物由RNA结合蛋白DGCR8和III型核糖核酸酶Drosha组成。这个起始事件需要DGCR8识别pri-miRNA发夹上茎和侧翼单链RNA的连接处,并招募Drosha剪切双链RNA产生前体miRNA(pre-miRNA)。pri-miRNA的加工机制已经被阐释,但是目前并不知道DGCR8在众多具有二级结构的转录本中识别和结合pri-miRNA的机制。
		
		本研究中,洛克菲勒大学Dr.Tavazoie教授发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,METTL3会使pri-miRNA发生甲基化,标记的pri-miRNA可以被DGCR8的识别和加工。通过miRNA芯片分析发现,敲低METTL3会降低DGCR8与pri-miRNA的结合作用,引起成熟体miRNA表达量降低,通过未经加工pri-miRNA含量增加。体外实验证实m6A会促进pri-miRNA的加工。最后,功能验证实验揭示METTL3能够促使miRNA成熟。所以m6A标记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后修饰,会促进miRNA生物合成的起始。
		
		客户案例2:m6A识别酶HNRNPA2B1介导RNA加工
		
		论文标题:HNRNPA2B1 Is a Mediator of m6A-Dependent Nuclear RNA Processing Events
		刊登日期:2015年09月
		发表杂志:Cell
		影响因子:30.4
		研究机构:美国洛克菲勒大学
		
		已知m6A是mRNA中最普遍的一种内部修饰方式之一。各种转录本如mRNA、lncRNA等上携带的m6A修饰能够影响RNA在细胞核中的“命运”如RNA降解以及转录后加工等。洛克菲勒大学Dr.Tavazoie教授在文中验证了一种RNA结合蛋白HNRNPA2B1能够特异性识别转录本上的m6A修饰。这些发生m6A修饰的位点所在的motif与甲基化转移酶METTL3 motif相匹配。此外HNRNPA2B1能够直接与发生m6A修饰的miRNA初级体(pri-miRNA)相结合,与miRNA微处理蛋白复合物之一DGCR8一起促使pri-miRNA成熟体的加工。
		 
	
		参考文献
	
		
		1. Alarcón C R, Lee H, Goodarzi H, et al. N6-methyl-adenosine (m6A) marks primary microRNAs for processing[J]. Nature, 2015, 519(7544):482.
		2. Alarcón C R, Goodarzi H, Lee H, et al. HNRNPA2B1 Is a Mediator of m(6)A-Dependent Nuclear RNA Processing Events.[J]. Cell, 2015, 162(6):1299-1308.
		 
	
		常见问题
 
	1.样本处理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?
	
	样本处理方法根据实验室是否有液氮分为如下两种情况:
	
	有液氮的情况:
	组织样品离体后,快速用RNase-free配制的生理盐水/PBS清洗样本表面的污渍,并吸干表面的液体,迅速的将样本分割成长宽高<=0.5cm的小块(一般重约100mg,不过无需精准测量,一般需要10个小块左右),将样本放入已标记好名称且预冷好的Rnase-free的螺纹管中(不要将盖子拧死,以免从液氮中取出时破裂),迅速投入液氮中速冻>=1h,然后取出置于-80℃保存,干冰运输。
	
	没有液氮的情况:
	提前准备好RNase-free的1.5mL的EP管,向其中加入1mL的RNAfixer。
	组织样品离体后,快速用RNase-free生理盐水/PBS清洗样本表面的污渍,并吸干表面的液体,迅速的将样本分割成长宽高<=0.5cm,约豌豆大小的小块(一般重约100mg,不过无需精准测量,一般需要10个小块左右),然后投入提前准备好的1.5mL的EP管中,使样本完全浸没在液体中,然后置于-80℃中保存,干冰运输。
	注意:实验操作过程中请务必确保无RNA酶污染。
	
	2.m6A检测方法有哪些,只能用测序的方法来检测吗?
	
	定量方法:LC-MS/MS、EpiQuik m6A RNA Methylation Quantification Kit(比色法)
	高通量测序:m6A-seq(MeRIP-seq)、miCLIP-seq
	定量方法只能检测整体m6A水平,无单碱基分辨率;但是测序方法则没有此限制。您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选择对应的检测方法。
	
	
	 
	ATAC-seq
	 
	在有限的细胞核空间中,基因组的大部分是紧密折叠的,仅留下需要转录的部分是开放的。活化的调控序列上结合有转录因子,转录因子会招募其他蛋白启动基因转录。人体内有些基因几乎一直处于开启状态,有些基因用过之后就被闲置在一边,它们的活性都处于严格的调控之下。ATAC-seq(Assay for Transposase-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),利用DNA转座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,来研究染色体的可进入性。ATAC-seq 只需要很少的细胞就能鉴定基因组中所有活跃的调控序列。
	 
	生物信息学分析内容
	
	 
	
	
	  
	Chip-seq
	 
	结合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(ChIP)和高通量测序技术,对目的蛋白结合的 DNA 片段进行测序,能够高效地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与组蛋白修饰、转录因子等互作的 DNA 区段。
	 
	生物信息学分析内容
	
	 
	
	
	  
	Cut & tag
	 
	CUT&Tag(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)技术彻底改变了ChIP-seq实验的细胞量需求,使其从原先的10,000个大幅降低到了60个,甚至单个细胞,这无疑是对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。CUT&Tag技术的出现,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可行性和效率,更在传统ChIP-seq实验中存在的信噪比和数据重复性等问题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	
	CUT&Tag技术是一种革新性的蛋白质-DNA互作研究方法,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不需要使用免疫共沉淀,而是通过针对靶蛋白的抗体和Protein A的介导,成功实现了Tn5酶(已与Protein A融合)在切割DNA片段的同时,在序列两端添加测序接头。经PCR扩增后,可以直接生成用于高通量测序的文库。
	
	 
	 
	生物信息学分析内容
	
	